—分享—
暑假期间
孩子们接触网络时间增多
聊天、刷短视频、玩游戏…
很多家长忙于事业
缺少对孩子的监管
也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假期里
已有孩子被骗……
真实案例
2025年7月31日晚,家住双清区石桥街道绿城水郡小区的学生刘某(15岁)在家中刷“某音”短视频时,突然收到一条私信,对方自称是“某公安局民警”,声称刘某涉嫌诈骗已经被通缉,威胁其若不配合将立即抓捕。
刘某被吓得手足无措,在对方的恐吓和诱导下添加了qq好友并进行语音通话,刘某按照对方要求,用其母亲的花呗账户扫码购买了25866元的商品,成功后对方便将刘某拉黑。至此刘某总计被骗25866元。
警方提醒
1.骗子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渠道去接近孩子实行诈骗,家长要避免孩子沉迷网络,经常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进行检查。
2.家长不要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同时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3.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性,增强孩子的防骗意识,明确告诉孩子警方不会通过线上聊天工具办案,更不会以办案的名义要求转账。
4.遇到对方提出涉嫌诈骗要求配合调查、免费领游戏皮肤或游戏装备、高价回收游戏账号、明星隐私泄密调查等情况要坚决拒绝,及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必要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