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让孩子学会礼让和主动
■胡杰 杨子成
社交,不仅对大人来说十分重要,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交能力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占85%。”想要开发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过程。可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不乐观,他们通常表现为不受欢迎,要么就是不愿社交——下面两个案例就是如此。
案例一:七岁的肖肖在班上是个不受小朋友欢迎的孩子,他简直就是班上的“捣乱大王”:老师让小朋友们排队离开教室时,他在地板上爬来滚去地疯;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听老师讲故事时,他推推左边的同伴、拍拍右边的同伴,不停地捣乱;游戏的时候,肖肖又很霸道,他喜欢的玩具就要独占,不让其他小朋友碰……有一次,小朋友们在玩开火车的游戏,一个小朋友当火车头,由“火车头”邀请其他小朋友上火车,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骑在小板凳上“咔嚓咔嚓”一起前进。开火车游戏是小朋友们都爱玩的游戏,但是每次玩的时候,不管谁当火车头,都不会邀请肖肖上车。看着其他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开着小火车,坐在一边的肖肖显得特别孤独……
案例二:段先生最近也很不开心,他说:我家孩子6岁了。平时父母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我们只有周末有时间。我发现我家孩子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太孤独了。平时他也不爱讲话,在家里只是看电视。可能是家里人少,平常家里没有小孩子陪她的原因,现在表现为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感觉不会和小朋友交流,喜欢自己看书,读书,在家活蹦乱跳的,可在外面话说的少,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引起性格上的孤僻,也担心上学后不能理解老师讲的课。
这两个孩子的社交能力都不高,朋友也少,但他们却各有各的原因。案例一的孩子是因捣乱,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不懂得谦让;案例二的孩子则是由性格内向,不主动与同伴相处,与同伴交朋友。孩子出生后,就像一张白纸,一切图案的涂抹,都是家长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人际关系技能也同样如此。那么,家长该如何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教给孩子呢?
一是家长要做出表率,以身作则。一般情况下,孩子人缘不好,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温暖阳光的家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只要孩子的心是完整的、坚强的、开放的,那么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然会越来越强。所以孩子人际交往不良,家长要先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然后进行自我反思,仔细思考夫妻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不足,及时作出改变,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分歧,也没有两个人的观点会一模一样,因此,在意见不一致时,我们要坦诚相对,分享彼此的感受,互相协商,尽可能达成一致。以身作则,身教胜过言教,这个是给孩子人际交往最好的学习经验。
二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没有朋友的原因。难以交到朋友的孩子通常可能是因为过分害羞,或者是攻击性太强。攻击性过强的孩子容易变得横行霸道,过分害羞的孩子容易成为横行霸道者欺负的对象。话题中提到的这个孩子,主要的问题不是被朋友疏远,而是她不会主动去交往。如果做父母的认为女儿是被别人疏远,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永远等着别人来满足她的需求,也可以看出母亲对女儿爱护有加,无意识地剥夺了女儿的主动权。我建议这位母亲先耐心地与女儿沟通,了解女儿不喜欢与人交往的原因。母亲可以这样说:“女儿,妈妈发觉你不是很喜欢跟别人交往,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不知道你的原因是什么呢?”然后认同女儿的想法和感受,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孩子,用爱来承载女儿的负面情绪,并与女儿分享观点,最后给女儿几点建议,让她选择去尝试。
三是多关注孩子的表现,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父母应该观察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表现,找出原因,让孩子主动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同伴不愿意与他交往,引导孩子主动解决问题。让孩子在和其他同学交往时,学会真诚、自省、求同存异、谅解和宽容。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靠的不是技巧,而是人格魅力,而在父母过度关爱下成长的独生子女,往往只想索取,不知付出,这恰恰容易产生难以与别人融洽相处的性格。
四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教会孩子礼让和主动。在交友过程中,礼让和主动非常重要。这里的礼让是指待人要有礼,交友吃点小亏很正常。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或疏于管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或者干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的性格。另外,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吃点小亏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因怕孩子“吃亏”、“受气”,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
五是教给孩子具体的社交方法,创设情境、提升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在孩子与他人、尤其是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能力,所以想要让孩子获得社交能力,家长要教给孩子具体的社交方法。尤其是让孩子学会以他人能接受的方法获得想要的东西。比如,当孩子想要加入其他人的游戏时,可以教导孩子友好地向别人发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的游戏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不可以?”当孩子与别人争抢玩具时,父母要耐心引导,陪孩子一同想出更好的办法,学会说服别人与自己分享玩具。社交能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提升的。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多种社交机会和条件。家长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门,或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当交往的机会到来时,家长要学会藏在孩子的身后,而不是冲在孩子的前头。
六是家长要及时肯定、赞美,巩固社交能力。赞美如同阳光。面对孩子正确、积极的人际交往行为时,我们要充满激情地给予赞美。如果能够加上肢体语言就更棒了。亲一亲,摸一摸,抱一抱等。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并不断加以巩固和延续。(作者地址:安徽省临泉县阜临路阳光家园五幢二单元401室)
[编辑: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