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
■赵大明
白公市江边的一间简易的木板房,从昨天傍晚到今天早上,一盏节能灯一直亮着。收拾废品的黄老头,坐在木板搭架的床头,一遍又一遍地数着装在祖传瓷坛里的硬币和毛票。
这可是他两个月的收入啊!
昨天,他在市民政大院里收废品时,办公楼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都在踊跃捐款。一打听,原来是他的家乡苗侗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好几个村寨变成了废墟。
黄老头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江边小木房。坐在床头细细地思想: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自己这个苗寨长大的能袖手旁观吗?
天黑了下来。
黄老头从木板床上起身,来到床角,揭开大坛子盖,从里取出一个十分精致的瓷坛子,然后拉亮节能灯,重新坐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数着满罐的硬币和毛票。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
黄老头关闭节能灯,锁了小木房,捧着瓷坛走上了街头……
早上八点钟,黄老头第一个出现在市民政局办公楼。
当负责募捐的小刘打开办公室,黄老头迅速跟进,将瓷坛放在小刘的办公桌上。轻轻地说了一句:“同志,我要捐款。”小刘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黄老头肯定地补充一句:“同志,我要捐款。”
小刘连忙打开抽屉,取出发票,问:“老人家,你向哪里捐款?”
黄老头语气坚定地说:“向苗侗乡。”
小刘又问:“捐多少?”
黄老头指着瓷坛说:“全在这里面。”
小刘接过瓷坛,仔细一瞄:“呀!一罐硬币和毛票”。
小刘把坛子里的硬币和毛票倒在办公桌上。一本病历本夹杂其中。黄老头愣了神,小刘手快,顺势翻开病历本,“肺癌晚期”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赫然在目……
(作者系双清区机关事物管理中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