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双清站7月5日讯(分站记者 张雪珊 通讯员 吕海玉)
江河汹涌,千年古城汛情严峻,资江告急,邵水告急......
洪水肆虐,嶙峋如柱的砥柱矶,雄踞于资江南岸,力挽狂澜!
针对近期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天气,邵阳市双清区坚持科学研判雨情汛情,严格落实防汛救灾责任,组织10000余名党员干部当好抗洪救灾中流砥柱,率先垂范,勇于担当,日夜奋战在防汛抗灾一线。连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严防死守,科学防汛,众志成城,处处上演着干群团结奋战、全力防汛救灾的生动场景。
严阵以待,科学应对
防汛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为坚决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战,我区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于6月22日20时全面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6月25日0:42分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通过微信、短信、电话、QQ和农村广播“村村响”等方式发放防汛信息2000多条次。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多次召开防汛紧急会议,对各乡镇办和成员单位抗洪救灾进行安排部署,要求所有成员单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防汛精神入脑入心,责任人员到岗到位,防汛工作措施到点到位,救灾工作及时跟上,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防为主、以避为上,把防汛抗灾与躲灾避灾结合起来,提早预警、有效控制、主动规避风险,及时、科学、有序组织群众转移。加强值班值守,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预警系统作用,为群众紧急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多的实际情况,采取广播、敲锣、挨户通知清查等传统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打通预警到户和紧急避险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病险水库、危险路段和渡口等的预测预报和隐患排查,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切实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不垮一堤一坝,不死不伤一人。
彭松青、马新祥、刘文伟、唐曼玲、唐宏华、张大敏、申琼豪、黄美南、阳恩平、于光庭等所有挂点区领导分赴12个乡镇街道指挥、调度防汛救灾工作。12个乡镇办全部按照三级响应要求到岗到位,书记、乡镇长(主任)带队值班巡查,乡、村(社区)值班人员全部在岗在位,并在各自辖区巡查,排除安全隐患,所有重点隐患地段、山塘、水库落实24小时值守、巡检。
严防死守,身先士卒
汛情、险情就是命令!各级党委、政府把防汛抗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按照预案做好防大汛抗大灾各项工作。
沿河各乡镇办在沿河社区(村)固定渔船,设置警示牌,通过不间断加强巡查,防止群众靠近河边游玩,劝离沿河船只停止作业,邵水河流域设警戒线200余米,随时劝离群众。所有乡镇对辖区内危化企业进行彻底排查整治,预防出现化学原料污染重大问题。
区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坚持分工负责、通力合作。区民政局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汇总每日灾情动态,严格执行灾情2小时初报、重大灾情直接上报和24小时灾情零报告制度。同时,积极与辖区内大型超市取得联系,达成饮用水、简化速食食品等生活必须品紧急供应协议,确保一旦出现需求,第一时间送达受灾群众手中。
6月26日接到资江水位将超警戒线的水情通知后,我区立即关闭双清路资江防洪堤闸门,在险情要道组织武警官兵、技术人员及相关部门同志提前蹲守、巡查,调运沙袋修建挡水堤,并提前检修排渍站,严防内涝。同时,将低洼、危房住户转移到安全地带。双清路资江闸口在武警部队支援下,紧急调运1000余袋河沙、卵石防洪,并对沿江桥下渔船整体安置,以防堵塞河道,同时对渔民进行防汛宣传教育,动员渔民全部上岸避险。
6月30日早上,区委书记郑再堂,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平,副区长谢旺、郭皓深入汛情形势严峻的双清路泥湾段、邵水东路沿线、三里桥等地现场调度指挥防汛抗灾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在双清路资江闸口,防洪闸门紧闭,及时组织武警官兵和技术人员利用沙袋建起了挡水提,并将倒灌冲进路面的洪水进行排泄。郑再堂查看防汛工作情况及现场水情,得知当时资江水位已超警戒线,水位214.5M,当天13时将出现洪峰水位215米左右,超警戒水位1米左右,立即要求加强防洪力量,增运沙袋设高挡水堤,并要求及时疏散转移河岸门面与住户,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邵水东路邵水桥下,肖平发现邵水河中泊有一艘铁船,在淌流的水面仅用缆绳栓住邵水东路的两棵小树,万一邵水河流速度加急,存在安全隐患。肖平立即要求有关同志查明此船来源及停泊原因,得知该船为邵水桥加固工程建设泊船后,因系市政工程无法擅自拖离,遂上报市防汛办妥善处理。在三里桥地段,肖平仔细查看当地水情,听取有关负责人防汛工作汇报,询问附近居民历史汛情及转移情况,要求街道办和社区干部严防蹲守,对堵塞水塘进行疏通,确保水情平稳,安全可控。
严明纪律,众志成城
我区把防汛抗灾作为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工作能力和担当精神的最大实践战场,严格落实防汛抗灾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贯穿防汛抗灾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建立起环环相扣的任务链和责任链,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区域、每一座工程、每一处隐患、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头。
区防汛办坚持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形成防汛救灾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险情发展。对不及时到岗履职、到岗不尽责的,对落实不力、行动迟缓的,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确保防汛抗灾工作不脱节、责任不掉链。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四讲四有”落实到防汛抗灾的实际行动上,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不断提高科学防汛救灾能力,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成为带领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贴心人”、“主心骨”!
截至7月3日,全区共因灾倒塌民房142间,受损民房5700多间,转移安置群众3973户1.8万余人,受灾群众4.5万人,农田受灾面积1.8万亩,关闭歇业商户892家,造成经济损失1.9亿元,没有死伤一人,未垮一堤一坝。
战斗正未有穷期。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正进一步加强排险巡查,全力做好卫生清洗、疫病防疫、灾后自救及群众安置、恢复生产工作。4000多名党员干部,1.2万名群众仍然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并组织20支党员抗灾救灾服务队,深入实地了解洪涝灾害对企业、商户和水稻、蔬菜生产的影响,指导帮助各地灾后恢复生产,现场解决在灾后生产恢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降低灾害损失,重建美好家园!
[编辑:赵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