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禹会前
为解决城乡居民“看病贵”的问题,我国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了面向职工、农民、城镇居民三大群体的公共医疗保险,辅以城乡医改推助,使得每个公民至少享有一种公共医疗保险,病有所医。2010年,国务院配套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运行机制,基层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力推进,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城乡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以药养医”局面有了实质性改变。二是药品采购配送得到规范。三是群众医药负担明显减轻。
医改和其它改革一样,在推进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药物范围过窄。二是基本药物网络采购、配送管理不完善。三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四是政府保障机制不到位。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沉重。
为维护保持医改成果,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不受影响,维持和逐步优化基本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各级人民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医改后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预测还会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详尽地向省政府、国家卫生部报告。反映现行基本药物品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应用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建议国家卫生部、省政府综合考虑区域疾病、用药习惯、应急药品、病员特需药品等多方面因素,调整基本药物谱系、采购范围和药品管理规则,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药和病员的需求。二、县级政府尽快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队伍建设。对现有临时聘用人员逐步分流化解,与正式人员到位上岗一上一下的方式,维持医疗卫生队伍的人员平衡稳定;对现有在岗临时聘用人员财政应视实际需要安排人员经费保运转;逐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专业医务人员补充医疗卫生队伍,注重培养全科医生,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医改顺利推进。各级财政部门要想方设法增加投入,弥补国家医改政策要求的配套资金,同时要向中央财政实事求是的反应,在目前的税收体制下,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要按需配套压力很大,几乎不能到位,争取中央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实行资金倾斜,确保改革成功。地方财政对国家和省里的医改资金要保证一分不少的安排到位,严禁挤占挪用,或变相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