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区融媒体中心1月2日讯(通讯员 邹小艳 刘人铭 姜睿瑶)2025年1月1日 ,新年的第一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1万名群众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其中,由双清区非遗项目宝庆卫传统武备制作技艺传承人谭舟洲带领的学生们成为了观礼人群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一特别活动被中央电视台《24小时·特写》栏目用3分钟的时间进行了报道。
谭舟洲,作为双清区非遗项目宝庆卫传统武备制作技艺传承人,同时也是一名美术老师,他将美术和历史知识完美融合,通过身穿甲胄的方式,让学生们沉浸于中国历史画卷中。新年到来之际,谭老师带着学生们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目的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上一堂特别的美术课。
元旦前夕,谭舟洲老师和学生们抵达北京,尽管旅途劳累,但师生们心中充满了期待。1月1日凌晨,他们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外排队等候入场。在寒风中,他们怀揣着对国旗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静静地等待着那神圣时刻的到来。
7时33分,城楼升旗号角吹响,人群立刻安静肃穆下来。30名礼兵肃立两侧,96名国旗护卫队队员迈着坚定的步伐沿北京中轴线走来。7时36分,在军乐团奏响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与喷薄的朝阳一同升起。这一刻,谭舟洲激动地对学生们说:“孩子们,看那五星红旗,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传承甲胄文化,也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要像守护国旗一样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国旗升至旗杆顶,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祖国万岁”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谭舟洲和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欢呼起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观看完升旗仪式后,谭舟洲表示:“这次带学生来天安门看升旗,就是想让他们亲身感受这种庄严的氛围,将爱国情怀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同时,也希望他们能从武备文化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看到了壮观的升旗仪式,更深刻地理解了爱国和传承的意义。
此次谭舟洲老师和学生们的天安门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也是双清区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通过这样的活动,谭舟洲老师希望能够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认同,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