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村篮球队(小小说)

来源:邵阳市双清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大明 编辑:廖慧君 2024-12-26 17:18:33
—分享—

清晨,我站在老家院子后面的空坪里,回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这,曾经是我赵氏家族那支男子篮球队的训练场地。

时为生产队长的康哥,运用手中的“权力”,调动部分劳动力将这里辟为篮球队的训练场地。

那时,我们赵家老院子的先辈因为有远见,舍得花钱培养后代,所以,我们的家族在山外吃国家粮的就有将近百余人。而且,这些人中还有好几个是山外有篮球队的单位的主力队员。再加上家族内初长成的爱好体育运动的年青后生和几个被冠以臭老九以及走资派称号,被遣送回老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组成一支男子篮球队,人员足足有余。

于是,还戴着走资派帽子的康哥,因为是共产党员,

只是被送回老家接受贫下中农帮助(不是教育),加上在家族里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所以,尽管是走资派,但还是被选为生产队长。

由于康哥是个体育爱好者,他与湖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神叔一商议,当即就把家族里年轻力壮,又有体育底子的以及那些曾是山外单位里的运动健将,召集到家庙里商议。

这样,我们家族男子篮球队就应运而生。

第二天,身为生产队长的康哥,安排好生产队全天工作的之后,只身去了邵阳城。

傍晚,康哥回到赵家老院子。

只见 他的肩上扛着从邵阳市买回来的篮球铁圈等器材,手上提着用网丝袋装着的两个篮球和打气筒。

紧接着,康哥又紧锣密鼓的布置起篮球场地来。

他让人从生产队保管室拿出了几根大杉树,喊来了木匠师,做起了篮球架,并分别在新修的球扬支起篮球架。

几天后的清晨,赵氏家族这支篮球队在神叔的领下正式开始了训练。

曾经是大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的神叔,不但担任教练,而且还披挂上阵担任中锋。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和磨合之后,我们赵氏家族这支男子篮球队,首先向离我们最近的严塘坳学校发起挑战。

比赛那天,严塘坳学校篮球场人山人海,学校的师生和附近的群众,大家都不相信我们这支家族篮球队能打赢由学校体育老师和年青力壮的老师组成的篮球队,甚至连本是我们院子里在读的孩子们也不看好我们,竟然都不为我们自己的篮球队喝彩助威。

可是,出乎大家的意料,随着比赛进行,令大家不解的情景出现了:我们赵氏家族这支男子篮球队在比赛场上,不但敢拼敢打,而且表现非凡,那传球和投篮,精准到位,所向披靡,很快就把比分拉开,于是,由学校老师组成的篮球队败下阵来。

当时,十里八村,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住家只有百余人的赵家老院子 ,竟然会有一支如此能打的男子篮球队。

此后一段时间里,我们赵氏家族这支男子篮球队便转战鸡笼公社境内,与公社内的其他学校比赛交流。

于是,我们这支赵氏家族男子篮球队,不但在鸡笼公社以及渡头桥区的其他四个公社威名远扬,而且连隔壁的牛马司区以及邵阳市的市郊其他的公社也名声大噪。

然而,在这数十场比赛中,让我们最难忘记的是:我们赵氏家族这支男子篮球队遭遇了一场最为激烈的比赛——对阵邵东机场驻军篮球队。

那场比赛真是一场令我终身难忘的篮球比赛。

如今一想起,仿佛就在眼前:那解放军战士,身强力壮,青春活泼`,在球场上勇猛顽强,敢打敢拼,与我们赵氏家族这支男子篮球队比分交替上升,你投一个两分球,我马上就还你一个两分球。

那天,我们赵氏家族男子篮球队的出色表现,令部队首长惊讶不巳,他们真的没想到,在邵东的土地上,竟然还有一支出自一个家族的如此能打的篮球队。

于是,部队首长给我们准备了晚餐,并亲自到场倒酒来敬我们的领队康哥和指导神叔,我们这些抱衣服裤子的随从,也跟着受益,吃了一餐有史以来的美味佳肴……

□赵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双清区作家协会主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