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清人才风采】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80后桑葚种植人的致富经

来源:邵阳市双清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朝帅 邹小艳 曾玉娟 编辑:双清融媒 2024-05-10 09:07:39
—分享—

双清区融媒体中心5月10日讯(通讯员 王朝帅 邹小艳 曾玉娟)双清区寒梅村村民高米林见证了寒梅生态农庄的诞生过程,如今,已在园内工作6年的她,又将见证本地桑葚酒的出品上市。

“自从村里建设了寒梅生态农庄,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也可以在村里就业了。”5月8日,正在桑葚园里采摘的高米林说。

持久学习识作物

2018年,80后小伙李赟带着合资人开垦了寒梅村里4公顷闲置土地,又争取到许多资金,将寒梅生态农庄给建设了起来。截至目前,这一大片园地主要种植桑葚,再附带栽培些黄桃、秋月梨与太秋甜柿。

图片

2020年,第一批桑葚挂果,李赟看着园内近60%的白化果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园内桑葚的“白果病”。

很快,李赟前往杭州市余杭区、湖州市等地学习桑葚种植技术。他在桑葚企业种植园内走访参观,又从外地聘请了种植技术专员来到寒梅村指导如何培育桑葚树。4年间,李赟多次前往外地学习,终于将自家种植园里的桑葚“白果病”彻底消灭了。

图片

“我选择农业,就要摆正位置专心致志去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才可以更全面认识种植作物。”李赟说。

2023年8月,李赟还获得了湖南省2022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结业证书。作为“头雁”项目培训班第二期学员,李赟在浙江大学进修了一年,接受了高质量的理论培训和线下实践,加上导师悉心传帮带,他对现代农业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年轻“田专家”“土秀才”。平日里,在邵阳市范围内,只要有种植桑葚的地区向他请教种植技术,他都会前去指导。

带动乡邻富乡村

漫步在2.66公顷的桑葚园内,入眼全是一株株生长匀称、枝叶分明、果实鲜艳的桑葚树,村民们一手打造出了这样井然有序的果园。

2018年,开垦出寒梅生态农庄后,李赟找到寒梅村里有就业意向的村民,让他们帮忙打理各个果园。

图片

如今,寒梅生态农庄里,常常看得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穿行在桑葚园中,采摘一篮又一篮黑得发亮的桑葚。今年4月25日,桑葚园迎来第一轮果实收获期,高米林同其他村民在里头忙前忙后。当游客前来采摘,她们会告诉游客哪些树上的果实可能更香甜,哪些树上的果实可能偏酸涩。

“等采摘季结束,我们还要给桑葚树修枝。”高米林蹲下指着桑葚树的主干说。为了让果实充分汲取阳光与营养,种植园工人们会在每年9月份剪去多余的枝条。

经了解,高米林与另一位村民是寒梅生态农庄的长期工人,每月有2000余元工资,其他短期工人则按日结算工资。在桑葚收获季,这里曾最多招聘了13位村民,平日里,则安排5人打理果园。去年,寒梅生态农庄共支出了8万元人工成本。

加工产品拓市场

去年,李赟与合伙人成立邵阳市世平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用于精加工桑葚,如今已开发出桑葚糕、桑葚酒两款产品。其中,桑葚酒将在今年8月份出品上市。

图片

李赟直言,单靠桑葚园门票与桑葚销售收入不足以支持寒梅生态农庄的发展壮大。只有将桑葚做成高价值产品,才能产生高经济效益。

“在精加工工艺上,我们以食品自然健康为第一要义,又充分考虑到市场销售前景,才准备酿制桑葚酒。”李赟透露,他曾前往安徽省寻找酿酒师调制桑葚酒,又在贵州省、四川省与长沙市等地及网络购物平台上买了几十种桑葚酒样品做实验。

在研发自家桑葚酒时,李赟与酿酒师调出来的果酒口感醇厚、色泽鲜艳,并制作了3款酒品以面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分别为泡制酒、蒸馏酒与发酵酒。

“我们做的桑葚糕仍在实验阶段,桑葚酒已准备上市交易。两款产品经济效益高,光是桑葚酒的预估产值便有100万。”李赟信心满满地说,未来,他还将着眼于打造当地桑葚产品品牌。

从采摘天然果实到精加工,从单纯的水果到多样产品,一颗小小的桑葚玩转出新花样,80后桑葚种植人也正从“新农人”转变为“兴农人”。

“在乡村发展不容易,长期坚守更不容易,很感谢双清区提供的惠农政策和服务保障,增强了我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让我有勇气在农业种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也希望有更多善于学习和专研新技术的年轻人,积极参与返乡创业,为双清乡村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希望。”李赟表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