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清区各中小学同心战疫,复学防疫两不误

来源:双清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双清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淦文 2022-04-28 16:22:35
—分享—

如果一个人可以照亮一条路,那么一群人可以温暖一座城。有一群人,持续奔跑在“疫”线,身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守护着大家的幸福。在学校,他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抗疫前线,他们践行责任担当。无论校内校外,持续成为孩子们的那道光。

双清区第一实验小学:“同心战疫,家教云陪伴”,举办全校家庭教育直播讲座

(通讯员 苏瑶 王帆)4月27日,邵阳市双清区第一实验小学组织全校家长观看以《培养孩子情商、德商、逆商》为主题的线上家庭教育直播课。

为有效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营造家校共育和谐的育人环境,发挥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双清区第一实验小学特邀请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卢泽成老师举行本次《培养孩子情商、德商、逆商》直播讲座。

微信图片_20220428150225.jpg

直播课中,老师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甚至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宋耀如很注意训练孩子们的意志力。他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自制、忍耐,养成不畏艰险、坚韧的品格。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宋耀如常在电闪雷鸣的大雨天带着宋霭龄一起在雨中受淋,锻炼她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据说当时4岁的小庆龄也在父母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加入。宋耀如还带着她们野外徒步,一起禁食,抵挡食物的诱惑,学会忍饥挨饿,这些在常人眼里荒诞不经、充满怪癖的行为,却逐渐磨练出孩子们日后积极进取、坚韧不拔、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和信念。

直播课中,老师讲解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高情商拆分成了四大维度,那第1个维度就是要认知自己的情绪,第二是洞察他人的情绪,第三是社交能力,最后一点是指导自己的行为。老师也讲解了作为学生如何修炼提高自己的情商,处理好自己与老师的关系、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与朋友同学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直播课中,老师讲解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小胜在智,大胜在德。重点分享了青少年十六大核心德商价值观,比如:诚信、感恩、孝顺……

该校刘恩杰校长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期待着能够建立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的“合作型”家校关系,共同探索家校教育的途径和策略,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为共促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好特色社会主义一代新秀,共赢学生美好未来而携手并行。

邵阳市第六中学:复学防疫两手抓

(通讯员 唐熹微 陈小宁)4月27日,齐心抗疫的邵阳人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主城区逐步解封,市区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活动。初高中毕业年级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入校学习。根据邵阳市教育局《关于恢复市区学校线下教学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邵阳市六中积极部署复学的各项工作。

上午,市六中召开校党委扩大会议,部署第二天的复学复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方案,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坚持复学和防疫两手抓,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1.png

安保方面,继续把好入门关。按照相关规定,学生复学当日需持健康码和行程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彩印件,戴口罩测体温分时段错峰入校。

后勤方面,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疫物资,在各安置点配置到位,并准备临时隔离留观场所。公共场所和教学楼每天两次消杀,做好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洁消毒工作,为师生筑起防疫的坚实屏障。教学设备检查维护,为师生上课保驾护航。中午食堂安排定点窗口有序错峰就餐。

12.png

教育教学方面,周密部署,全面覆盖并精准帮扶。做好返校前后教育教学工作无缝衔接,在全面了解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情况后依据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线上教学进度,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考虑到有部分学生仍不能按时复学,初三、高三年级教师将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授课,不能复课学生可实时观看教师的教学直播,确保一个学生也不能掉队。

微信截图_20220428145622.png

邵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恒荣和体卫艺科科长周红锦细致查看了市六中的复学准备工作,反复叮嘱复学方案一定要考虑周全,防疫细节必须落实到位,每个环节都要想办法完成得一丝不苟,把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双清区红旗小学:青春向党,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通讯员 陈琴)“我报名,哪里需要我,就派我到哪里去?”这是双清区红旗小学青年教师丁砚莲报名参加抗疫的初衷,作为曾经的医院护士,这位出生在四川,工作在邵阳双清的积极分子不惧困难,敢于担当。

微信图片_20220428145936.jpg

前一天还在龙须塘石家园社区协助核酸检测工作,晚上接到中心校黄永来校长通知,招募管理隔离酒店志愿者,丁老师便第一时间报名。简单收拾行李后,教育局汪主任亲自接送至酒店集合,穿好防护服后进行安全知识培训。部署安排后就是等待隔离人员到来。这期间志愿者的精神一直高度紧张着!丁老师谈到:一是可能随时会有隔离人员的到来,二是可能要转移别的地方支援,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凌晨;第二天,他们的任务是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后勤工作;第三天,转移到世纪大道的阳光发品隔离点,晚上11点到隔离点后,便开始搬运防疫医疗物资,协助隔离点房间设施设备的完善,工作持续到凌晨三点多,期间领导和志愿者们始终并肩作战,“我们现在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我们是在“救命”呀!”领导的这句话让他们的疲惫一瞬间消散,大家只有一个心愿:愿疫情早点过去,那些被隔离的人们能早日归家!

微信图片_20220428145942.jpg

谈及这段时间的忙碌,丁老师言语中仍充满干劲!“听到“隔离”这两个词,大家都心惊,但我有基本的医疗工作经验,我去是最合适的,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分子,我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哪里需要我,我到哪里去,哪里最困难,我到哪里去!”

不负韶华,青春向党,抗疫中的青年人是力量,是担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