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奋进势昂扬 续写新篇章 ——“双清区百年”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红网双清站 作者:胡 梅 张雪珊 唐明业 编辑:陈雅慧 2021-07-29 16:50:15
—分享—



邵水河畔,市民在晨练休闲。



俯瞰绿意盎然的紫薇公园。



渡头桥镇两塘村天宇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内,务工人员在采摘蔬菜。



邵阳大道爱莲文化广场沿线风景如画。

红网双清站7月28日讯(通讯员 胡 梅 张雪珊 唐明业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双清共产党人谱写了慷慨激昂的英雄壮歌。

双清,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因位于邵水以东、资江以南,拥有宝庆名景“双江秋月”而得名。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县级行政区,翻开了双清区历史的崭新一页。

双清区的发展从起步时的经风历雨,到如今的动力磅礴,完成了一场激情蝶变之旅。

知“过去”,以史明志

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2021年6月30日上午,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随着振奋人心的音乐响起,双清区“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正在进行。该区“光荣在党50年”的22名老党员,包含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个人等在内的97人榜上有名。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的慷慨发言,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榜样的力量直达人心。

这是双清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动人场景。今年来,该区紧密结合实际,迅速行动,从周密部署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旗帜鲜明加强党的建设、抢抓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尽锐出战为民兴办实事等四个方面整体推进,在全区形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生动局面。

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双清区广泛唱响时代主旋律,始终突出思想内涵,把庆祝活动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广泛动员群众,把中央部署与双清实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设计开展符合双清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该区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把庆祝活动宣传报道贯穿全年、梯次递进。

一系列活动为全区营造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奋力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懂“现在”,知行合一

百年党史,其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通往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关键因素便是发展。

回眸“十三五”,双清区高质量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

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二区一中心”建设,总体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基层党建、反腐倡廉、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全面加强。

5年来,双清区致力扩投入、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28.17亿元增加到17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由21953元和14467元增加到33659元和21546元,全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5%以上。工业经济加速转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增加值和增速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商贸物流集聚发展,“商贸圈、市场群、物流园、专业街”的商贸物流格局进一步巩固。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5年来,双清区致力防风险、守底线,“三大攻坚战”捷报频传,全面小康胜利在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区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42户20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6年、2018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区。污染防治更加有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8个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莲荷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重大风险防范成效突出,财政管理工作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先进。

5年来,双清区致力抓改革、促创新,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发展活力竞相释放。自身改革全面深入,全面完成政府机构、乡镇街道区划调整等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十三五”期间引进382个项目,引进内资616.9亿元,引进外资1.4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3.7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量和增速均居三区第一。创新创业步伐加快,“十三五”时期,全区(含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等多项指标年均增速20%以上,先后获评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十强园区”“外贸十强园区”“制造强省高质量发展园区”。

5年来,双清区致力抓建管、强配套,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怀邵衡铁路双清段、娄邵铁路扩改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城区“三纵三横”路网基本成形,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实施“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双清被纳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

5年来,双清区致力惠民生、促和谐,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民生事业普惠共享,全面完成标准化学校创建和大班额化解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验收。社会保障全面到位,在全市率先完成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任务,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逐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升,2019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区。

5年来,双清区致力转职能、提效率,政府职能日益优化,政务效能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坚决贯彻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抓好审计监督、效能督察和廉洁单位创建。

5年来,双清区的成绩可圈可点。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大地上,双清人民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止!

明“未来”,敦行致远

重温百年奋斗史,以信仰之光、用如磐初心,方能照亮前行路、凝聚奋斗伟力,才能续写新辉煌。

建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双清区的红色基因早已根深蒂固。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双清区再次发出强音:到“十四五”末, 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至2∶46∶52。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创新开放取得突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共建共享,“平安双清”建设达到新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实施“强三提二增一”产业发展战略。集聚做强第三产业,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培育现代商贸、金融、智慧物流、高新企业总部区,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和文旅中心。转型提质第二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规模工业企业不少于30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大力发展显示功能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家电、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互联网经济、中医药等新兴产业。创新增效第一产业,加快建设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做大做强生猪产业。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动渡头桥镇、高崇山镇、火车站乡打造田园综合体,构建邵阳市“城市后花园”。

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邵阳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高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研发经费年投入8亿元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20亿元。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果。持续优化企业开办审批业务流程,推进扩权强乡改革,赋予乡镇(街道)更多权限。依托“港洽周”“沪洽周”等载体,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主动承接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家居、现代商贸物流、现代都市农业等行业转移产业。开拓非洲和东盟新兴市场,鼓励支持服饰、皮革、发制品等优势产业组建联盟“抱团出海”和“借船出海”。

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打造良好人居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水污染防治体系;以资江、邵水、红旗河为重点,纵深推进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荒山造林、生态廊道、小游园建设。

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坚持教育优先战略,落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文旅融合,实施全民健身运动工程。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专科医院,提升全区群众及经开区十万产业工人的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疾病预防工作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力争新增就业1.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已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新的时代,风华正茂的双清区,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和“二中心一枢纽”目标,加快推进“二区一中心”建设,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双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