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双清站3月20日讯(通讯员 邹小艳 姚立军)为全面落实双清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换装工程”行动成果,3月17日至18日,由区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全区5个农业乡镇街道各抽调1名专职人员组成检查组,并采取现场抽签方式,对全区17个村庄进行为期两天的人居环境整治交叉检查,现场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房前屋后是否有垃圾未清理,家禽牲畜是否已圈养,水池沟渠是否有污垢、垃圾桶是否及时清运……检查组边走边看边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并反馈至相关工作群,检查后对全区17个村进行现场评分,检查项目包括是否“清干净、摆整齐、圈家禽、真评比”等4个大项。哪个村垃圾治理效果明显,哪个村的彩条布围园现象严重,哪条路的“三大堆”未及时清运……肯定整治成果的同时,检查组及时发现问题,现场向乡镇街道、村支相关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落实。
据了解,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全区上下积极响应,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积极作为,包村包片包组包户,广泛动员;全面开展“清干净、摆整齐、圈家禽、真评比”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房前屋后、沟渠、山塘、林地、耕地、土坎进行地毯式清理,2019年共清理各类垃圾19000多吨,基本消灭卫生死角。为保证圈家禽工作顺利开展,区委常委会召开了专题会议,确定每个区委常委挂点村安排20万元经费用于圈家禽行动。现在全区90%家禽都进行了圈养。为保证每月一次的成效评比活动的规范化和严肃性,区振兴办花费9万多元为每个村(社区)和村民小组制作了共计300多块高标准的卫生评比栏,要求评比人员由村支委成员、驻村干部、组长党员代表、卫生员共同组成,扎实开展真评比活动。
同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程这一契机,在示范点采用“人工湿地”形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成立了双清区惠民供销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在回收资源再利用的运行模式中鼓励保洁员电话预约、定期上门,固定地点回收等多种措施,做到农户要卖的我们尽收,农户不要的我们尽捡,同时采取“废品换食品,废品换农资,废品换种子”等以物易物方式服务村民,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2019年以来,双清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已回收再生资源6000多吨,回收站点实现全区农村范围内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实现了100%集中外运处理模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下步工作中,针对卫生治理留死角、畜禽圈养反弹、垃圾回收未分类等现象,双清区将继续按照“六项工作措施”,以每月一次的成效评比和每季度两次的交叉检查为抓手,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限期整改,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