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天正是读书天

来源:红网双清站 作者: 编辑:刘恩权 2019-04-22 09:53:41
—分享—

春天正是读书天

■封宇平

阳春三月,已是花季。平日乡间不起眼的油菜花,引起许多城里人下乡拍照。一些山岭上寂寞多年的映山红,也突然被追捧。倒春寒,被人们说成是冻桃花,冻过的桃花,鲜艳诱人。山野还有很多无名的野花,正是它们装点着绚丽的春天。其实梅花、李花,早就迎风开放。人们在山野里采花,在阳台上养花,是否也在心里种花?

听着芬兰夜愿乐队的摇滚,读苏轼,古今中外,很奇妙地融合在同一时空,阅读把历史厚壁打通,把语言隔阂打破,音乐没有国界,甚至不需要听懂主唱在唱什么歌词。激越的音乐,耐人寻味的古诗词,烦人的生活需要一种放松和减压的方式。要在心里的精神花园,种出美丽的花,需要搜集古今中外各种种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心里有花园,人生不荒芜,才有此时阅读的快乐。谁说“春天不是读书天?”

春天正是读书天,万物复苏的暖意,虽然容易让人滋生懒散,但是春季也是激发各种奇思妙想的季节,要想以后欣赏美丽的花朵,必须提前把种子种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无论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计划,都需要今后去实践去检验,有的需要付出辛勤努力,有的交给时间,能做到的事情尽量做到自己满意为止。阅读不仅是一种脑力活动,而且要延伸到行动中去,就好比真的去种花,预备好各种条件,接下来行动就是了。

种花是一种类似耕耘的活动,必须提前在花开的季节就行动。先洒下种子,让根能在泥土里舒展;剪枝,让花按你设想的造型生长;浇水,满足孕育花朵所需的水分;要阳光的,要避光的,得根据花的习性种在花盆或是花圃里。茶馆有个小小的花园,估计比鲁迅当年的百草园小,但比一般人家的阳台大得多。墙根还有竹的领地,各种花卉很早便移植过来,施肥,等待,春风一来,花自盛开。

从结花苞到花朵绽放,还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如同阅读,慢慢变成笔下优美的散文。寻常的、并不华丽的辞藻,稍加组合、修剪,营造出一个可以感知的情境,让读者感动,仿佛身临其境。其实这些文章也是提前耕耘,它所开出的花,或许要多年以后,读到的人产生新的感悟,有了新的写作或述说的冲动。精神花园的花,不一定像玫瑰园那样有鲜明主题,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搜集自己的喜好,让自己和他人愉悦。

联想到自己的书橱,以前是很不喜欢所收藏的图书被借阅,因为遗忘,有些书忘了索要回来,就永远遗失了。而收集多了,又不希望这些书就“死”在这里,不流传,不被阅读。以前母亲珍藏很多《大众电影》杂志,我曾为母亲好好装订过合订本,因为太多了,懒得搬动,而后变成母亲遗物后,本来更应该好好转移珍藏,然而一次去老房子想打扫收集起来,居然发现已被外甥当废品全卖掉,那一次深深触动了我——是对纪念母亲的杂志疏于保存,还是没有关心外甥的窘迫生活?这些旧杂志,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能变些零钱?

过去对于学者捐献藏书的做法不理解,后来才知道,那是对私藏图书最好的保护。图书的价值在于能够被其他人阅读,在人们已近习惯电子读物,很少读实体书的当代,保持阅读习惯的人,还是很珍惜到手的书籍。好在儿子已经能在我的书橱里挑选读物,还会做读书笔记,他的阅读历程开始了,至少这些图书,不会被他卖作废品了吧。

在早晨,儿子总会读一阵语文或英语课文,有时静静地旁听,不也是在听春天的天籁么?爱人辅导儿子写作业,有个特殊要求,就是要儿子把刚写的作文或读后感大声地读一遍,能听到儿子的奇思妙想或新奇组合的词句,遇到小小的出错,就能在阅读间隙加以修改。我感谢爱人的这个要求,也感谢儿子的朗读,发现他的阅读丰富了他的遣词造句。本来读自己,甚至讲自己的作品,是我的老师教我写故事时的秘诀,我却羞于公开读和讲我写的故事,好的作品因此越来越少。希望儿子保持这个好技巧,种下更好的种子,开出更好的写作之花。

如同春天喜欢在花园里散步,春天读书就是到书的海洋冲浪。每一本图书,就是一颗活的知识和文化的种子,阅读就是把它种在心田。琳琅满目的图书就像山野里浪漫的花儿,静静地开放,以固有的姿态和内涵,特有的花香和文墨,期待新的遇见。

(作者单位:双清区东大路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南邵阳石油分公司)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