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尚

来源: 作者: 编辑:赵绍君 2018-11-23 14:54:34
—分享—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如诗如画:打造最美最靓“后花园”

  ■张雪珊

  在创建“美丽乡村”时,双清区既注重“面子”,又着力打造乡风文明的“里子”。

  推动道德教育强素质。近年来,持续开展“十大最美家庭”“十大最美婆媳”评选活动,将家庭美德故事不断传播和升华,弘扬社会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夫妻和睦、教子有方、邻里和睦、婆媳融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评选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用身边事教育广大村民学好人、做好人。全面启动“双十最美”评选活动,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农村“村村响”大密度高频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文明建设内容宣传;通过不断发掘、推介、评选、宣传各个层面的道德典型,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形成道德典型不断涌现、榜样效应全面凸显、崇德向善深入人心的生动局面。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推进,双清区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2018年,该区获“湖南好人”称号1人,表彰文明家庭10户。并有1人获市级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获最美人物提名奖。

  移风易俗摈弃陈规陋习。针对近年来农村存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奢侈浪费,各种事由的人情送礼、天价彩礼,农民负担加重等情况,双清区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把移风易俗工作列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其列为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任务来抓。该区制定下发了《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关于中元节文明祭祀的倡议书》《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乡规民约,把核心价值观、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纳入村规民约之中,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导居民主动转变观念,改正不良思想和陈规陋习。通过农村(社区)道德讲堂、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各院落设立红白喜事理事小组,制定红白喜事理事会章程,设立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建立完善红白喜事理事会运行保障机制,落实婚丧喜庆操办等各项要求。

  “大操大半红白喜事的少了,中元节里随处燃放鞭炮、烧纸钱的现象不见了,人情往来开支少了……”在双清区广大农村,人们明显能感觉到,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已经蔚然成风。

  [编辑:刘恩权]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