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自己对话

来源: 作者: 编辑:赵绍君 2018-07-08 14:34:02
—分享—

  ■刘锦纯

  写作,是和自己的对话。

  看到斯诺依花姑娘说,我们总错觉亲近的人能够承担一切功能,喜怒哀乐全交给他们负责。不是的,跟人相处最好还是依照对方的特质,给一个大概的心灵活动范围。以免在各个区域内交叉重叠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轻松肆意时想拉她起来转圈的,和偶尔困顿放空想和她聊天的,未必是同一种。话题在投递时需要区分,你不能要求他们做到“既…又…”。能在某一个交汇点恒久地伫立着,已经很难得。

  你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倾诉的人,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出口。发呆、冥想、整理思绪,但写作,永远是和自己的对话,不可代替又行之有效的释放心情的方式。

  生活里总有一些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喜欢去关注和收集那些我喜欢的人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一直想记录些什么,尽管是零零碎碎、不值一提的日常,但总有一些闪光的时刻值得我写下来,可能不需要太多观众,完成和自己的对话已经是生命中的一件开心事。

  姬霄在微博上分享过这么一段对话,好喜欢——你问我:创作者之间有何不同?我答:小说家看到森林,散文家看到绿意,诗人看到春心。你又问:那你呢,看到什么?我:看到你为了寻找话题而做出的努力,很开心。

  韩剧《今生是第一次》里女主的妈妈提到了“星星口袋”,她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差不多,不相上下,只不过要保管好自己的星星口袋,差不多的人生当中,时而也会有闪闪发光的事情,所以你要留意去抓住它,好好装在自己的星星口袋里。这样等你以后累了烦了,可以拿出来看看你的那些星星,就能度过艰难的时光。我觉得写作和记录自己的一部分对生活的想法,于我而言也是在积累自己的星星口袋。

  记得在别人的文字里看到过写一个人如何控制负面情绪:记录生活中每一个自己感觉“温暖的”“开心的”时刻。每一天的生活总是有好的坏的瞬间,这才是生活的常态。学会记录的好处,第一,时间长了,会养成习惯去留意美好的事物。毕竟心里的世界往往是眼中的世界。第二,时常再回过头,看看自己所记录的这些,自己困难、难过、伤心的时候,这一切会再次温暖自己,治愈自己。自己记录的,才是最适合你的。

  毕淑敏在《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里写到,“要学会维持你的快乐,不断地感恩,不断地将脸朝向有光的地方。时间长了,你自然学会了和喜悦相处的诀窍。希望你一站出来,就让人能从你身上看到生命的光彩。”

  我以为做一件事需要很多理由,也看过很多写作记录的人说他们做这件事的初衷。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去记录和表达的原因,也许是一份不忘初心,后来我却发现没有那么多理由,不过是随心而为的想要去记录和表达。哪怕我过上了微不足道的生活,但是当我还有表达欲的时候,我希望我的生活还是值得一提的,和关心、关注、打心底里希望我真正过得好的人提起我生活的变化。

  倪一宁说的“聊到关于年龄的焦虑感,就是你一直是你所处的圈子里年纪最小的那个,你一直宽慰自己说,得不到的只是暂时,做不到的只缺火候,来日方长。然后有天你发现,年龄优势消失了,你离预期却还很远。那种感觉类似于,你因为迟到,比别人延迟交卷十五分钟,你看着他们一个个抱憾交卷,有种迷之自信,觉得自己能解出最后一道大题。可是十五分钟过去了,纸上仍然空空荡荡。你颓然扔掉笔,承认自己如此平庸。你还以为你能跑多远呢,最后也不过围困在这里。”

  但愿你活成开阔的自己,仍有人爱你像自己一样爱的偏颇。

  关于时光,关于前途,关于长路漫漫,隐隐约约感到惶恐和害怕,但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答案,不惧怕混沌,相信时间会把一切送往对的方向。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头,去拥抱更理想的生活。曼仔写生活一半是希冀,一半是焦虑,所以人间那些心事,要轻拿轻放。

  写作,学会和自己好好对话。

  (作者系双清新闻中心实习编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