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双清站1月3日讯(通讯员 曾国杰)如果说我区教育系统过去是一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墨画卷,那么,经历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的我教育已经涅槃为了浓墨重彩的油画。2017年,在我区教育人豪情壮志的辛勤工作下,我区教育事业产生了可喜的蜕变。
勾勒,描绘教育均衡发展的蓝图
2017年,我区在38所学校全部完成合格学校的基础上,投入了1亿多元用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上,其中60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41个学校的100多个基建新建、维修项目,共计新建校舍3200平方米,改建校舍56000平方米,平整运动场地62000平方米,新建塑胶跑道22条,改造旱厕9个,全区目前所有校园建筑均达到了国家办学标准,没有D级危房,没有旱厕。2017年共计新增学位1920个,其中新建的志成小学如期顺利开学,新增学位1080个,新建的民办育英学校新增初中学位300个,扩建的区实验一小科教楼新增学位270个,扩建红旗小学科教楼、佘湖小学科教楼共新增学位270个,整体满足了学生入学的学位需求。
2017年共投入1000余万元,配齐各功能室设施设备和图书,全区所有学校均实现了功能室设置齐全,设备完善;所有学校的课桌椅全部更换为带靠背的钢木课桌椅。
填彩,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
2017年,共计面向社会招聘新教师63名,全部分配到农村任教;培养免费师范生30名作为将来教师队伍补充主渠道;制定实施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与优化长效机制的意见》、《我区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及考核办法》,引导城区学校教师向边远学校和薄弱学校合理流动.今年,城区26名教师被派往农村学校支教。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促使农村学校从办学条件到师资队伍有了深刻的变化,原本涌向城区的“入学潮”逐步转向为“回流潮”。
我区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投入了300多万元校园文化建设资金,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各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掘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形成各自办学风格。中河街小学深刻挖掘百年名校的文化内涵,校园内的魏源铜像、石雕龙、原邵阳县学宫的石碑展现出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龙须塘小学一层楼一主题,各类墙贴内涵十足;姚喆中学充分体现了“求索、坚韧、灵活、清廉”的姚喆将军精神;大塘口小学利用学校附近的岳飞祠堂资源,校园文化体现了“读书明理、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各学校切实做到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2017年,我区4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123人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开展了全员继续教育培训,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培训1056人,参加国培学习202人,参加市级及以上适岗培训、普通话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共192人次,区里组织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复习研讨培训、教学能手培训等共2328人次。教育局以整治违规征订教辅材料和收费补课为重点,开展分片包干和日常巡查等形式的整治活动,通过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家教家养、有偿补课热点问题,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风气。各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开设的课程,充分利用相关功能室提升学生素质。音乐、美术、手工制作等课程让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图书室、阅览室让孩子们在书山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给孩子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各学校还根据自身实际,开设了如:葫芦丝、国学经典、劳动实践、阅读等特色兴趣班,让孩子们都能各有所长。
出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解决教育热点为抓手,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切实化解大班额难题。教育局严格实施“阳光入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相关要求,科学划定学区范围,对划片免试入学实行刚性控制。2017年下学期,全区共招收75个班小学一年级新生,班额全部控制在了50人以内,城区一年级平均班额由去年的60.1人/班下降到48人/班,区属招生的初中一年级新生班级班额全部控制在55人以内。为了促进城乡教师投身教研教改的热情,我区教育局开展了骨干教师公开课、新进教师教学比武、毕业班教师教学研讨座谈会等多种教研活动,各类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如今,我区教师的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利用各类教学设施为学生答疑解惑蔚然成风。近年来,我区机器人队获省奖2项,并组队参加韩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金奖2项,银奖1项。青少年足球获省奖2次,市奖9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省、市共获奖187项,其中获省奖9项,市一等奖25项。区教育局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大力开展大课间和文体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2017年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9.2%,初中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9.15%。
展望,再绘人民满意教育的图卷
2017年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全区39所义务教育学校无论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成绩只属于过去,我区的教育工作距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远远不够,优质教育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程度还是不足,教育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此类种种问题需要我区教育人进一步理清思路、扎实工作,铿锵前行。2018年我区教育系统将围绕2017年8月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全力开展老城扩建,新城新建,依照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用好区社投公司融资平台,加快铁砂岭小学、前进小学、大水学校、昭陵中学、偕进小学、明德学校、龙须塘小学等学校基础建设,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各学校按照标准和编制要求配齐配足教师。切实改善教师待遇,牢固树立“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用人导向,重奖优秀教师、优秀校长,激发工作热情。落实好农村教师职务职称政策,解决好教师的工作问题、生活问题和发展问题,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落实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统筹整合和科学调配教学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水平。把教师在农村薄弱学校任职经历作为重要考核依据,并在补贴、评职、评优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合理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逐步实现教师配置基本均衡。
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师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长沙等发达地区的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为了促进我区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2018年,我区教育局将尝试用本土的知名学校“东塔小学”为骨干新组建教育集团,将临近的学校师资由该教育集团统一管理配置,开展“影子教师”培训工程,在现有的骨干教师基础上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培养合格优秀的教育集团师资队伍;派出精干的管理团队通过外出学习、统一培训等方式复制优秀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东塔教育模式全覆盖,除了本土的教育集团外,区教育局还将引进外地优秀的教育集团到我区来投资新建优质品牌学校,为我教育的优质教育发展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在蓝天下”工程推广将实现城乡孩子的教育资源同平台。
目前我区39所义务教育学校均设立了自己独有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2018年我区教育局将继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引导各学校在现有的办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各自的办学特色,作为一项持续工程进行打造。孩子们在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各有所长,从全面铺开到重点打造,循序渐进的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将青少年机器人队、足球队、排球队、合唱团等青少年团体活动作为历史传承的传统活动贯彻始终。
[编辑:赵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