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双清站11月23日讯(通讯员 任劳) “十二五”时期,邵阳市双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服务大局、保障民生、促进就业为宗旨,稳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切实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创新就业机制 促进就业之路
该局始终将就业促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积极实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2012-2016年,我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485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5%;为促进就业创业,全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调查摸底,每年采集建立辖区企业用工单位信息库500余家,实现信息共享,在社区各宣传栏、电子屏、触摸屏等广泛发布求职招聘信息;组织召开了“春节职业介绍招聘会”、“高校毕业生职业介绍招聘会”等大型专场职业介绍招聘会12场,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招聘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离校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城市清扫保洁、劳动保障等公益性岗位2197人;走村串户,为省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九兴鞋业集团招聘输送员工1921人;联合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就业技能培训1578人;为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医疗保险补贴4999人,补贴资金728.5万元;发放养老保险补贴 338人,补贴资金84.7万元;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其中小江湖街道办事处、中河街社区获得省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街道和社区。
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人事规范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牵头完成了2015年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共清理出各类“吃空饷”人员226人,并追缴“吃空饷”金额 151万元。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着力推进机关效能考核新举措。该局依据省、市组织、人事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规定和要求,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下达考核方案,注重阳光操作,做到指标公开、考核过程公开、考核结果公开。认真完成2012-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五年来,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875名公务员进行了嘉奖,并对67名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等次的公务员记三等功奖励,圆满完成了全区单位的绩效文明考核评估工作。三是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积极探索人才招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我们紧紧抓住人事考试这个中心,保证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知情权。为全区共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9人,“三支一扶”人员16 人。四是充实人才队伍。及时开展职称评聘工资,聘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7名,中级1076名。
创新维权方式 劳动关系和谐
一是在巡查执法过程中,突出“巡查送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二是为妥善处理劳动者欠薪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区劳动监察大队提出“一等一找一无”的“三个一“工作方法,由“拉锯战”向“即时站”转变。五年来,劳动监察大队日常巡查家用人单位1363次,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禁止使用童工、劳动合同签订、整顿人力资源市场、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等专项行动,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6000人次。接待投诉和举报案件222件,移送公安恶意欠薪案件4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待申请劳动争议322件,仲裁裁决118件(一裁终局5件),调解166件,裁决决定6件,终止劳动争议仲裁32件,涉及劳动者人数400余人,结案率为100% ,不予以受理案件 11件,并及时做好申请人解释工作。
展望新的时期 迈上新的台阶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完善人才科学评价机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发展总体目标:人才引进更加高端适用,实现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有序,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队伍建设更加过硬。
[编辑:赵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