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问效于民

来源: 作者: 编辑:赵绍君 2016-05-23 12:37:06
—分享—

  红网双清站5月23日讯 通讯员 马娟 分站记者 张雪珊

  编者按:居民动手,干群共治。2015年初,邵阳市双清区结合区域实际,在我市首创环境卫生“居民自治”管理模式。从第一个自治院落兴隆街道办十井铺社区原洗衣机厂家属区“产生”,到如今14个自治院落成功“转型”,双清区的自治管理模式不但破解了多年来的老旧社区管理难题,更走出了一条极富“双清特色”的全民创建、常态创建、和谐创建之路。本网推出“双清:卫生自治‘治’出了啥?”系列报道,以资借鉴。

  早已失去防护功能的锈蚀铁门,缆线交错搭构的“公共阳台”,等待自然消解的积存垃圾......在城区,基础条件差、居民矛盾多、管理责任不清的弃管院落曾一度是社区与单位卫生整治的“毒瘤”。而在老工业区双清,类似院落多达50余个,整治任务量为三区之最。

  “整治改一时,治理守长效。”面对繁重的整治任务,双清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平认为,以往的集中整治行动虽立竿见影,但都没有从根源上解决老旧院落“脏、乱、差”问题,容易反弹,周而复始。“依靠居民、发动居民,才是长久之计。”肖平说。

  创卫不仅是补城市扩容发展的“短板”,也是引导市民与旧的生活陋习作斗争,提高文明素养的过程。如何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管理者?一开始各乡镇办事处、社区干部心里没底。2014年以来,双清区委、区政府尚没有卫生自治方面的经验,亦未作出规范约束。区委常委、副区长朱敏在多次创“国卫”调度会中,提出“先探索总结,后推广普及”的院落卫生自治要求,鼓励各社区先行先试。

  2015年3月,兴隆街道十井铺社区洗衣机厂通过楼栋长“火车头”拉动作用,由楼栋长统一收取卫生费,统一公示明细,统一发动各家各户轮流清扫楼道和公共区域。他们先后发展60多名居民成为志愿者,协助社区干部管理院落,第一次用自治方式解决了改制企业家属区近十年无人管理的难题。

  小江湖社区颜家院子则采取社区党小组、理事会结合“五老”监督队组成考评组,依据每家每户公共卫生、门前三包、室内外卫生、垃圾分类减量和菜园卫生督查情况,每月评比。他们评出“最清洁户”、“清洁户”和“不清洁户”,分别挂上红、黄、蓝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洁净城中村”的积极性。

  塔北社区各片区卫生专员每天下午搬着板凳入网格、到院落、进楼栋征求老旧院落环境卫生整治意见建议。社区从居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手,通过切实解决百姓实际困难,获得居民支持参与。

  通过各社区的踊跃尝试,双清区总结出了楼栋长、院落长、网格长、社区居委会四级卫生治理机制,形成了层层评比的居民卫生自治管理制度。截至目前,该区已有14个社区开展了卫生自治,24个社区全面推广。

  “改不改,问需于民;怎么改,问计于民;好不好,问效于民。”如何让创卫工作经得起检查?如何让来之不易的创卫成果得以保持?双清区区委书记郑再堂说,这不仅需要部门、街道、社区管理到位,更需要广大市民的自觉与支持。他们决定, 在下阶段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继续推行“三问于民”的自治方式,真正让创“国卫”成为群众运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

  [编辑:赵绍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