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双清站10月16日讯 (通讯员 李连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雪峰山抗战研讨会于9月3日至5日在我市洞口县举办,这是首次在战役发生地举行的研讨和纪念。我以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民革党员、双清区政协委员、抗战文物收藏研究学者的身份参会。
本次活动由中国抗战基金会、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洞口县政协、洞口县委统战部主办,湖南尧王文化影视城、湖南华夏工艺美术城、中国高沙古商城及雪峰贡米有限公司承办。
“雪峰山抗战”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活动,省政协副主席刘晓,老领导原副省长唐之享,邵阳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建平,政协副主席李少华,原副市长李兰君,中共中央党校教研室主任、教授、著名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现代史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罗平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研究员、中国抗战研究专家曹艺女士,还有台湾黄埔军校后代同学会会长、中国抗战研究专家丘智贤先生,有原国军第33集团军张自忠上将之嫡孙张纪祖先生,有原国军第74军副军长张灵甫之子张道宇先生,还有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将军孙女、香港著名实业家王惠珍女士,来自全国各地研究抗战的领导、专家与学者100余人聚集邵阳雪峰山下实地研究考察。
雪峰山抗战又称湘西抗战、芷江抗战,以地处雪峰山东麓的洞口的江口为主战场,侵华日军此战的目的就是想夺取位于雪峰山以西,由中美军队控制的芷江空军基地,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17日,双方参加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200余公里,抗战我方取得大捷,日军完全溃败。“雪峰山抗战”研讨会使我们深深懂得通过对雪峰山战役的研讨,还原了历史真相,为中国抗战史、革命史充实史料,形成“全面抗战的最后一战是在邵阳洞口为主战场的雪峰山战役”的共识。
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雪峰山抗战”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认为此战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之战、转折之战,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最后的疯狂,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战役。湖湘儿女,特别是邵阳、怀化人民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
台湾的黄埔后人丘智贤在大会发言研讨论文及国军张灵甫之子张道宇先生的发言,受到大陆与会各界人士的热烈鼓掌和赞扬。我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研讨与交谈,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大会要求我带去的抗战历史文物、邮票、税票及有关照片等,有30多把抗战宝剑、200多枚抗战勋章及10多本抗战书籍、有日本大东亚“圣战桥”的失败。事实证明,面对四亿五千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和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山河大地,日本“大东亚圣战桥”的“设计师”们在损失了自己数百万国民的生命,耗费了不计其数财力物力之后,始终也没能在中国东三省之外建成一坐能支撑这座“超级大桥”的桥墩,永无竣工之期的“烂尾大桥”下方始终是深不可测的夺命深渊,直到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军被迫灰溜溜地举起白旗低头认罪。超级宏伟的“大东亚圣战桥”最终也没能建成,多个“设计师”却被送上了绞刑架,而“设计师”的家园也成了受战胜国驻军严格监管至今的战败国,日本大东亚“圣战桥”彻底垮台。有“绞刑架前的日本战犯”等图片共32框(每框宽1.2米、高0.85米)。这些资料给大会增添了抗战研讨会的气氛,深受大会领导及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我参加了“雪峰山抗战”研讨会,使我们牢记这段历史,是要从那些过往的岁月中吸取力量,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振兴自己的国家,牢记这段历史,不是满怀仇恨,而是真切地理解战争给包括战争发起国在内的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创伤,从而号召爱好和平的人们一起来拒绝战争、捍卫和平。和平是人类之福音,69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雪峰山,郁郁葱葱,遍地是雪峰密桔,显得格外挺拔俊秀,正是它见证我们民族历经沧桑、渡尽劫波。我们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正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实现强国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辑:赵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