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丈夫:只要能治好病 我不惜一切代价

来源: 作者: 编辑:赵绍君 2014-08-19 17:20:58
—分享—

  

 

  邵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吴艳红 孙晓龙)7月上旬的一天,我们来到新邵县大新乡申塘村周建军家里时,他正在温柔地劝着因患病而基本失智的妻子刘公莲服药。

  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子,大片的雏菊盛开,紫云英迎风摇曳,散发着芬芳,周建军给妻子喂药的侧影,融合在这种温馨里,让人动容。

  今年56岁的周建军,曾连续担任了申塘村15年村支书,他正直公道,深孚众望。这个一心扑在村里的大小事情上,很少管过家里的大男人,在妻子前年生病后,却毅然放弃了村支书的职务,变身为妻子的“专职保姆”。他说:“妻子为照顾家庭和孩子累坏了身体,现在照顾她是我应该做的。”

  “只要能治好病,我不惜一切代价”

  周建军家的客厅里,一个大书柜特别引人注目,其中有几本医学方面的书是周建军经常翻看的。他说:“这是为了给她治病,我专门买来研究的,医生说她的病不能除根,只有注重保养,慢慢调理。”

  从1982年结婚至今,周建军已与小他两岁的妻子携手走过了32年的婚姻生活。

  他俩育有两女一子。刘公莲是一个贤惠又能干的女子, 她有高中文化,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大家都请她去管帐。久而久之,她成了村里远近有名的女能人。在家里,她将家务活和农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来不要丈夫操心。后来,三个孩子大了,都在外打工挣钱,他们较早地在村里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楼。

  正当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候,2012年8月,刘公莲突然觉得四肢无力,双腿莫名发热,记忆力减退,智力减弱。周建军只得向乡里请假,陪她四处求医。多方辗转,仍查不出病情。最后,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脱髓鞘性脑病,这种病很难根治,患者脑神经受到损害,会造成行动不便,神智不清醒,记忆力减退。

  几个月的奔波治疗,共花费了20多万元的医疗费,多年来攒下的积蓄花得精光,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但周建军毫不在乎,他说:“只要能治好病,我不惜一切代价。”

  因为这病的特殊性,住院花费太大,而且效果不明显,医生建议他们回家用药慢慢调理。

  回到家里,智力退化到三四岁孩童水平的妻子,早年的能干已不复存在,走路靠拐杖,记忆力也迅速减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此,周建军义无反顾地当起了妻子的“专职保姆”。

  “有了她,这个家才算完整”

  两个女儿都已经结婚成家了,不能常年在家照顾,她们能做的是给予经济上的支持。最小的儿子在外打工,从而使治病花费有了基本的保证。

  从来没有下过厨房的周建军开始学着煮饭炒菜,洗衣服,搞卫生,一样样慢慢摸索。起初是手忙乱脚,如今却是得心应手。他的信念是要让妻子觉得,这个家没有因为她生病而有任何变化,还是干净整洁如故。

  最让周建军为难的是,妻子很喜欢拄着拐杖乱跑。“半夜三更,等你睡着了,她就悄悄爬起来走出去了。有时醒来人不见了,你说急不急人。”何况,房子后面就是水深波阔的资江河,万一……这样的事发生过几次后,周建军就让妻子睡到床内侧,他则时刻保持警觉。

  白天,他从不让妻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连到市场去买点菜都会牵拉着妻子慢慢走。有时实在有急事,就托邻居帮忙照看一下,他办好事风风火火赶回来。后来,为了方便照顾妻子,办事更快捷,到亲戚的的店里佘了个摩托车。用周建军自己的话说,只差没有把妻子系在裤带子上。

  “我不能让她有任何意外,有了她,这个家才算完整。”周建军动情而真诚地说。

  有了丈夫的精心照顾,现在的刘公莲穿着干净整洁,神志也在慢慢恢复之中。有时,她还会望着丈夫甜甜地笑。这是周建军最幸福的一刻。

  “娶了她,我就要一生都呵护她”

  在周建军眼中,照顾好患病的妻子就是他现在生活的全部。没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

  周建军当了十五年的村支书,在乡里村里有很好的口碑。今年村委换届选举时,乡领导和村民都希望他能再次参选村支书,可他主动放弃了。

  其实,自妻子患病以来,他已经舍弃了太多的东西。

  周建军原来是做农活的一把好手,现在田土都只能任让邻居种了。就连山上现成的果树结满了果子,他也抽不开身去摘。

  亲朋好友有红白喜事,他无法前去,只能托人捎个红包表达心意。

  周建军对妻子的无微不至,知道的人无不翘起大拇指,大都称赞他是“最美丈夫”。邻居周玉宝说:“这个家真是亏了他,周建军这样的好丈夫,只有电视剧里才有。”

  面对大家的夸奖,周建军平静地说:“我的妻子给我养大了三个孩子,为了这个家吃了好多苦。只要她的病没好,我就要尽我所能照顾她。娶了她,我就要一生都呵护她。”

 (作者: 吴艳红 孙晓龙 来源:邵阳新闻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