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呵护新生命的天使

来源: 作者: 编辑:赵绍君 2013-08-29 17:15:46
—分享—

  红网双清站8月27日讯 通讯员 毛旭辉

  肖吉平,女,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双清区政协委员。自1977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肖吉平就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儿科疾患的诊治工作。近年来,她带领同事已成功救治了6000多名新生儿重症患者,并使1000多名脑瘫患儿得到完全康复……无数个曾经黯然的小生命被肖吉平一一点亮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她被誉为儿童生命健康的保护神。

  每天8点30分查房,这是肖吉平30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儿科每一位当班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3岁小患者阳阳(化名)因病毒性脑炎已经住院3天。每天早晨,肖吉平查房时都会凑过去和阳阳逗乐聊天,“阳阳,在看什么呢?”、“吃了什么好吃的呀?”……肖吉平一边和阳阳聊天,一边把听诊器放入阳阳的胸口。然后俯着身子轻声问:“阳阳头还晕吗?吐了吗?”住院前,阳阳高烧、头疼、呕吐,检查后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经过两天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这让肖吉平非常欣慰。“儿科医院不同于其他科室医生,因为小孩子不同于大人,他们不太会表达,也不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就要求儿科医护人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外,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肖吉平说。在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科室医生每天分组查房,每天上午须花3个半小时才能结束查房,儿科医生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为11小时,加班是寻常事。照顾别人家的孩子无微不至,但对自家的孩子深怀愧疚,这是儿科医护人员的尴尬内心。“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顾不上家。”肖吉平说。自担任儿科主任以来,肖吉平从未休过探亲假及公休假,平常的节假日也总要到病房巡视,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医护人员深入到福利院及县、乡医院进行随访义诊。

  人应该学会敬畏生命,因为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这对于一个儿科医生来说,更显珍贵。肖吉平常说:“能成功救治每一条生命都是我们内心最大的喜悦。”那是2004年的一天,4个月的小方云因先天性肠梗阻从衡阳转院来到市一人民医院,手术后转至儿科。因肠道畸形,小方云口吐大便,多科专家前来会诊都摇头叹息,表示无能为力,不久,小方云的家人也悄然离去。看着这稚嫩的生命挣扎在生死边缘,肖吉平说:“一定不能放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肖吉平与时间比速度,锲而不舍地对小方云进行救治。三个月后,小方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可人的微笑。小方云脱离危险后,科室又通过媒体刊登寻人启事,最终联系上了她的家人。如今,小方云已是一名初中生,每年春节,她都会和妈妈带着土特产,来邵阳给当年救活她的医生护士拜年。小方云是幸运的,但该科室曾救治过不少小孩因联系不上家人被迫送至福利院,成为孤儿。也因此,该科与市福利院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自1989年开始,该科坚持了20多年,每个月去福利院为小孩义诊2次,为孤儿送衣送药。每当福利院的孩子们见到儿科的医护人员,争相喊着爸爸妈妈。那一刻,无影灯下争分抢秒的紧迫,病房间穿梭的辛劳,早已化作最甜蜜的回忆。

  对工作的尽职尽责,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使肖吉平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与好评。2001年,由她负责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被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2002年,被评为市卫生系统“百佳医务工作者”;2004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她“三八红旗手”及“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5年,她的科研项目《高危儿的随访与超早期诊治脑瘫》作为我市唯一的湖南省科学进步奖入选国家卫生部妇社司主办的宋庆龄基金奖;2006年3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同年12月,随国家卫生部学术考察团出访美国;2007年5月,获湖南省总工会评选的“百岗明星”荣誉称号……

  [编辑:赵绍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